近日,偶然看到央视晚间新闻播出了一条名为“警惕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的评论新闻,不禁感受良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扶贫这条路我走了两年,每一次都能在扶贫路上收获不同的“风景”。
2016年6月,我结束了大学生活,带着兴奋、期待和几分惶恐一头扎进了就业大军中,兜兜转转两个月后,考入兰城街道办事处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不等我从成功就业的欣喜若狂中抽身,一张贫困户挂钩帮扶名单就出现在了单位公示栏上,于是我学到了社会“第一课”:工作不会因为你是“新生”就对你特殊照顾,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担负起的职责和使命。
我所挂钩帮扶的是汉营社区小马路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一次下乡,更多的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热情。至今我依然清楚的记得,那天下着淅沥的小雨,道路崎岖不平,满满一车人被颠簸得如同晃动的骰子一般。将近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村庄脚下,车路已经到了尽头,剩下的路只能步行。想起2015年我在保山电视台做暑假实习生时也曾和老师去过几次贫困村采访,也是这样的手脚并用,艰难前行,当时只觉得做完采访就解脱了,而今却再没有了当初的轻松。“我挂的户家在哪里、家里情况怎么样、见了他们我要说什么、工作会不会很难做、我到底能帮他们做点什么……”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天人交战。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做完了走访,对帮扶对象有了一些了解,听着同事们熟练的讲解政策,从容解答贫困户提出的问题,我始终无法开口说话。没有经验、不懂政策,更不懂如何做群众工作,这些问题都横亘在我面前让我无法开口,内心充满失落。
大概一个星期后,挂钩帮扶的贫困户给我打电话,咨询养子落户的问题,为了能给他一个清楚的答复,我打电话到派出所、民政部门四处咨询政策、办理方法、办理程序,然后编辑成信息发到他手机上,当时的谨慎措辞、小心翼翼至今记忆犹新。到这里,我才真正明白,扶贫不是有些人口中的“填填表”、“走过场”,而是一件件小事的积累,一个个政策的落实,才能一点点建立起信任和信心,一步步脱贫致富。
两年来无数次来回穿梭在单位与小马路、张家山、闵家山之间,从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开口到可以从容的拉家常、讲政策,节日相互问候,伤病送去关怀,亲眼见证贫困户生活的一点点变化,与其说是我在扶贫,更像是他们在帮助我成长,让我拔除了“我还小”的优越感,懂得责任和担当。
如今的贫困村已然“旧貌换新颜”,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在村落间蜿蜒而过,贫困户住进了安全宽敞的安置房,南园养殖合作社成立,贫困村古树核桃正式以“侍郎牌古树核桃”注册商标,贫困村生态土鸡、土鸡蛋、纯天然蜂蜜逐渐打开销路……扶贫路上,兰城人始终坚持一个“实”字,把让贫困户搬得出,住得稳,富起来当做扶贫路上的初心与使命,上下求索,努力前行。庆幸,我是广大兰城扶贫干部队伍中的小小一份子,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戴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