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视角 >> 廉政文苑 >> 正文
【纪检人.手记】外 婆
发布日期:2018-01-26 14:59:01  浏览:  字体:   作者:高海玲  来源:  打印正文

外婆并不是我妈妈的母亲,而是舅妈的姑姑,这个关系听起来就很复杂。她遭遇坎坷,在旧社会被夫家抛弃,独自抚养幼小的侄女,将四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视如己出,挪动着一双小脚,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日夜操劳,省吃俭用,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大家庭。

外婆家在离龙陵县城二十多公里的乡下,十六七岁嫁到县城,公婆嫌弃她是乡下人,再加上成亲两三年一无所出,将她赶了出去。在旧社会,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断无理由再回自己家的,外婆只得自己在野地里搭个窝棚遮风挡雨,艰难度日。

舅妈是外婆哥哥的孩子,两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孤苦无依,外婆就把她带在身边抚养。两个孤苦伶仃的人相依为命,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外婆裹着一双小脚,重的农活根本没办法干,亏得她做得一手好豆粉,娘儿俩就靠做豆粉和帮人磨面度日。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家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谁能有多少闲钱买豆粉这种零食,尽管外婆和舅妈日日起早贪黑,日子仍然过得异常艰难。

舅爹家在保山,中学毕业后来到外婆的村子教书。年少的舅爹第一次离开家,孤独,彷徨。舅妈是舅爹的学生,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女,遭受过无数白眼,遇见谦和有礼的教书先生,一颗心便系在了他身上。那个腼腆的少女,总是悄悄把一碗豆粉放在他的窗台,天晴是凉拌豆粉,雨天则是冒着热气的煮豆粉。吃着香香的豆粉,舅爹的笑容从脸上洋溢到心里。

外婆为舅爹舅妈张罗了简单的婚礼,一家人共同努力下,终于盖起了一间木房,添置了石磨和舂糍粑的工具。舅爹去学校上课,外婆和舅妈在家里磨面、舂糍粑、做豆粉,日子清苦却充实,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真正的外公外婆在母亲很小的时候相继去世,兄妹四人只能投靠在外教书的大哥。从保山去外婆家的路上,四个小孩对未来充满了不安。一下子多了四张嘴吃饭,原本就缺衣少食的外婆家陷入极大的困境。不善言辞的外婆默默地接纳了他们,有饭一起吃,有粥一起喝,不让他们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四个孩子主动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没有一个人吃闲饭。尽管这样,还是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街坊四邻偶有拌嘴吵架,这一大家子却和睦融洽,互相谦让,即使饿着肚子,心里却是暖的。

母亲兄妹几人渐渐长大,两个小舅爹和姨妈成家另过生活,舅爹很是心疼我母亲这个最小的妹妹,咬咬牙硬是让母亲去上县城的中学,以当时的生活条件,这已经是异常奢侈的事情了。母亲没有辜负舅爹的期望,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遇到了父亲,有了我和姐姐。外婆一共有十几个孙辈,我和姐姐生活在龙陵县城,与外婆家有一段距离,很是得到她的心疼。每次去她总是颠着小脚忙进忙出,做我们喜欢吃的食物,走的时候要带上一堆,还不忘从贴身的布袋里摩挲两张崭新的钞票塞给我们。小时候不懂事,只管心安理得接受外婆的疼爱,长大后听母亲讲外婆的故事,才感到深深的懊悔,还没来得及孝敬外婆,她就去世了,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我的爷爷娶了两个奶奶,大奶奶是家里选的,比爷爷高出半个头,让他很是不喜,新婚之夜便没进洞房。后来在外地遇到了小奶奶,据说是被她眉间正中的痣吸引,谎称自己还未婚配,将她娶回家。小奶奶仗着爷爷的宠爱飞扬跋扈,大奶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处处忍让。大奶奶去世早,小奶奶嫌弃母亲没有生儿子,对母亲千般不满。她常常用我父母给她的钱买些糕点糖果,藏在房里吃,有时发霉长毛了才拿给我们吃,就是这样一个刻薄的人,外婆也能与之相处融洽。她每年都要去外婆家盘桓,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两个老太太相谈甚欢,总归还是源于外婆那常人没有的容人之量。

外婆的婆婆,那个将她赶出去的女人,儿子跑了缅甸,死时孤苦一人,无人送终。是外婆,不计前嫌,独自操办了她的葬礼,该有的礼数一样不缺。人若死后有知,当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吧?

外婆组建的大家庭如今已发展壮大到近百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妯娌连襟,大家和和睦睦,不分彼此,这一定是外婆在天堂最愿意看到的吧!

外婆的一生,勤劳善良,朴实无华,没有治家格言,更没有豪言壮语,即使遭遇不公,仍然保持一颗高尚纯洁的心,活成了儿女心目中伟岸的身影,她的行动也教育感染着子孙后代,教给我们宽容、大度,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