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视角 >> 廉政文苑 >> 正文
[勤廉风采]他为孩子们当“愚公”移山包--记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小麦地小学校长杨彦廷
发布日期:2018-03-01 09:44:42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隆纪宣  打印正文

小麦地小学是一所坐落在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小麦地村一个小山包上的山区学校,初次见到杨彦廷,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身为小学校长的他,竟然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帅小伙。到小麦地小学执教任职3年后,他向上级主管部门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学校排名3年中上升了14名。

坐落在山顶的小麦地小学

内蒙小伙为爱而来

2004年9月,怀揣着一份好奇和梦幻,20岁的杨彦廷离开了家乡内蒙古大草原,来到美丽的彩云之南,在曲靖师范学院美术系开始了他的4年大学生涯。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爱情,而正是他收获的这份爱,促使他完成了自己人生轨迹的转变。

“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善岱镇人,虽然从小生长在草原上,但性格比较内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和妻子相识相恋,这也让我最终选择留在了滇西这片热土上。”杨彦廷介绍说,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在活动中他认识了一位叫赵炳琳的学姐,共同的人生理想和爱好让两个年轻人萌发了爱情。赵炳琳是保山昌宁人,毕业后回到保山考取了特岗教师,杨彦廷追随而来,成了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大浪坝小学的老师。

幸福的一家

由于工作出色,2014年,杨彦廷去离城更远、条件更艰苦的小麦地小学担任校长兼教师。小麦地小学位于瓦窑镇祝家村,不仅地理位置偏远,而且地势较高,连接学校到瓦窑集镇的只有一条坡度很陡的山路,整个学校里只有一栋供老师们办公、住宿、教学的楼房和一间用木板围成的简易厨房。学校有3名老师和56位同学,所有的孩子和老师们都同吃同住。这里山高路远,同学们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差,回家很不方便。碗里菜的种类少,肉更是星星点点。看到老师和孩子们生活条件如此艰辛,杨彦廷心里不时一阵酸楚,他下决心要改善办学条件。

昔日的小麦地小学

为了学生当起“愚公”

打定主意后,杨彦廷首先从基础工作做起。他带领老师和学生开垦学校周边那块贫瘠的盐碱地,收回了出租的20棵核桃树,种上蔬菜和玉米,养猪、养鸡解决同学们吃肉的问题。为了给孩子们吃上丰富的菜,他自己掏钱买了一辆小卡车,每周给孩子们到城里买来新鲜的蔬菜。为了解决孩子们用热水洗脸、洗澡的问题,他想方设法通过爱心企业和个人的捐赠,为学校安装了3台太阳能热水器。孩子们吃饭没有餐厅,住宿没有宿舍。他积极汇报实际困难,最终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幢崭新的宿舍楼。

学校旧貌换新颜

现代化教室

舒适的阅读环境

书香浓郁的校园

寓教于乐

学校的绿化面积少,孩子们的活动场地有限。为增加办学场地,杨彦廷接着开始了一项更为艰巨的工作——将教学楼背后的山包移除后平整。“这个山包不但遮挡教室的光线,还有滑坡的危险,移除它是几任校长的夙愿,终因资金不到位、时机不成熟而未能实现。”杨彦廷说,他下决心要啃掉这块硬骨头。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杨彦廷的理想得以实现——学校的面积新增了4400平方米。

带领孩子们享受劳动的愉悦

凡事亲力亲为

发挥特长绘制墙体文化

现在走进小麦地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优美的校园环境。这里不仅有新建的宿舍楼,还有新增面积达620平方米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台、高低杠、双杠等体育设施,以及300多平方米的绿化带。

瓦窑镇全镇有24个小学,2014年他刚来时,小麦地小学全年考评名列第17位。“2015年,我校的考评成绩上升到第七名,2016年第四名,今年有望突进前三。”杨彦廷说,现在,他每天看到老师和孩子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时,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崔敏)